這些年,松興屯村按照“黨支部+合作社+農戶”成立了合作社,發展起鮮食葡萄大棚、高溫果蔬大棚、蘋果園等產業。村民們既有每畝地的保底流轉費,還能承包大棚搞經營,又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賺錢。2015年,徐偉國回到村里,不僅搬入了二層小樓,還在村里合作社干起了水電工。
由于以前沒種過大棚,不懂技術的徐偉國未能成為村里第一批承包大棚致富的村民。去年,自覺“落后”了的徐偉國鼓足勇氣承包了40畝大棚種葡萄,一年下來毛收入達到60多萬元。
徐偉國成了種植葡萄的“能手”,靠的是村里請的專家手把手教。這些年,不論是發展鮮食葡萄種植,還是搞果蔬大棚、蘋果種植,松興屯村都會花高額工資請來技術員,讓他們為村民授課,讓村民少走彎路。
去年受臺風影響,松興屯村合作社的葡萄大棚、蔬菜大棚、蘋果園等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失,蔬菜大棚作物幾乎全軍覆沒,冬暖式大棚造成坍塌。“當時,我們村面臨兩個選擇:是選擇維修后維持現狀,還是投入資金重新提升建設高標準大棚,這關系到全體村民的致富精氣神。”徐林收說,經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,最終決定對受損大棚重新提升改造,帶領村民“二次創業”。
2020年底,松興屯村開工重建53座全鋼大棚,至今已經建成22個高標準冬暖式大棚。“重建的大棚不僅種植面積大了,而且提溫速度快。即使室外溫度在-16℃,大棚內溫度也能維持在16℃以上。”一直負責監工的村委會副主任徐鳳杰說,村里利用這次重建大棚的機會,對原先種植的葡萄品種進行了升級,更新了蜜麗和陽光玫瑰等最先進的葡萄品種。
(來源:大眾日報)【原題目:同心奔小康|山東高密:葡萄棚里長出“金疙瘩”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