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玉澤一邊忙活一邊樂呵呵地說:“這段時間是葡萄前期管理的關鍵期。現在氣溫逐漸升高,如果不及時進行抹芽、定穗,就會大量消耗樹體營養,長得太多也會影響葡萄的品質。”
村民李玉澤是原來村中有名的困難戶,多年來家里一直靠種地維生,家庭的重擔讓他們苦不堪言。通過承包扶貧大棚成了種植戶,李玉澤一家每年都能收益4萬元到6萬元。如今, 一家徹底擺脫了貧窮的帽子,走上了致富路。
聊城市東阿縣陳集鎮李廟村是遠近有名的“葡萄村”。從一個依賴傳統種植的落后村落,歷時11年,發展成為一個年產葡萄700余噸、棚均收入4萬元的產業村,帶動村里19戶困難戶通過產業穩定脫貧,邁上小康快車道。
“發展產業才管根本、管長遠。有個好產業可以讓村民務工不離戶、就業不離土,鄉親們在家門口有工作、有收入。”李廟村支書李玉亮說道。村里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優先在合作社務工,從事一些簡單的生產勞動。這樣一來,脫貧戶可獲得工資、地租、分紅三份收入。“困難群眾在家門口有活干,基本上半年就能掙1萬多元,許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又回來種棚了。” 李支書接著說“村里的人返村種葡萄,家里的孩子和老人都能就近照顧,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少了,村里的氣氛也變得熱鬧融洽起來。”
(來源:瀟湘晨報)【原題目:葡萄連接致富路 豐收成果分外甜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