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葡萄網(tywfb.com.cn)訊 經常買酒的朋友也許會注意到,法國波爾多名酒的酒標下端通常印有一句“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”,即“在酒莊內裝瓶”,許多酒莊還把這句話印在軟木塞上,作為酒莊的品質保證和信譽承諾。
張裕公司早在100多年前就創辦玻璃廠制造酒瓶
“在酒莊內裝瓶”是1924年由木桐酒莊莊主菲利普•德•羅斯柴爾德男爵首次倡導的一項舉措,后被法國法定產區法規列入酒標的標示項目之一。眾所周知,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,法國的酒莊只管種植和釀造,然后把釀成的葡萄酒裝入橡木桶賣給酒商,由酒商裝瓶銷售。英國皇家酒商BBR的史料顯示,瑪歌酒莊最后一個以橡木桶賣酒的年份是1948年,直到1991年仍有產自羅納河谷的葡萄酒是由BBR裝瓶銷售的。
在世界葡萄酒歷史上,最早完全實現“在酒莊內裝瓶”并專門創辦玻璃廠制造酒瓶的釀酒企業,或許當數中國的張裕公司。據《張裕公司志》記載,早在宣統元年(1909年),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選址公司以東(今十字街北首)建起一座玻璃廠自制酒瓶,引進法國式、德國式、日本式熔爐各一座,聘請上述三國工程師分別主理,酒瓶年生產能力達100萬只以上。
1914年由上海英文報紙《字林西報》編印的《字林西報行號名錄》,已經出現“Chang Yu Glass-Works”,中文名為“張裕公司玻璃廠”。經理的名字是Chou Kwei-chuan,按照威妥瑪拼音譯法,大約可音譯為“周貴川”。
1925年刊印的《中國煙臺張裕葡萄釀酒有限公司說明書》,有一張照片題為《本公司玻璃瓶制造廠》,可以一睹工廠全貌,不遠處的煙臺山清晰可見。
張裕公司玻璃廠除了制造酒瓶,還制造日用玻璃器皿,比如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就收藏有一只民國時期的香皂盒,盒底有浮雕“煙臺•張裕造”字樣。1915年,在北京舉辦的農商部國貨展覽會上,張裕公司參展的葡萄酒和白蘭地獲得“特等獎”,張裕公司參展的玻璃器皿獲得“褒獎”。
關于張裕公司玻璃廠的投資額,據1936年至1945年期間的張裕公司釀酒師朱梅在《愛國華僑張弼士和葡萄酒》一文記載:“張裕葡萄釀酒公司一共投資350萬兩銀子,用300萬兩投資辦葡萄酒廠和葡萄園,用50萬兩建了一個玻璃瓶廠。”
張裕公司玻璃廠還曾引起孫中山先生的注意。1912年8月21日下午,孫中山在煙臺商會舉辦的歡迎會發表演說(收錄于《孫中山全集》第二卷,原題《在煙臺商會的演說》)指出:“為今之計,欲商業興旺,必從制造業下手。如本埠張裕公司,設一大造酒場,制造葡萄酒,其工業不亞于法國之大廠,將來必可獲利。又如玻璃公司,亦然。張君(指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)以一人之力,而能成此偉業,可謂中國制造業之進步。”
(來源:中國新聞網)【原題目:張裕公司早在100多年前就創辦玻璃廠制造酒瓶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