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霉病是葡萄第一大病害,對葡萄生長造成了嚴重危害,也影響了葡萄的品質和產量,降低了農戶們的種植收益。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葡萄霜霉病的發病癥狀、發病條件及防治措施,供大家參考。
發病癥狀:
在春季、夏季多雨、潮濕的地區,霜霉病發生嚴重。冬季和春季冷(沒有雪)的地區,會抑制霜霉病發生。
霜霉病可以危害、浸染葡萄的任何綠色部分或組織,但主要危害葉片(也可危害花序、花蕾、果實、新梢等),造成葉片早落、早衰,影響樹勢和營養儲藏(果實、枝條、根系),從而成為果實品質下降。霜霉病也是造成葡萄冬季凍害(冬芽、枝條、根系)、春季缺素癥、花序發育不良等的重要原因。霜霉病發生早,危害嫩梢,嫩梢扭曲、死亡;危害花序和小幼果,造成整個或部分花序(果穗)干枯、死亡,或影響水分和養分的運輸,加重或引起中期氣灼病、后期干梗等。
主要癥狀:
(1)葉片:霜霉病危害葉片,初期為細小、淡黃色、水浸狀的斑點,而后在葉正面出現黃色或褐色、不規則、邊緣不明顯的病斑,背面形成白色、密集、棉團狀霉層。葉片的老化程度不同(嫩葉、中等、老葉)、被侵染的時間長短不同,正面病斑的顏色會有不同:油狀淺黃、黃、紅褐色;病斑的形狀也有不同表現:沒有邊緣葉斑、發展為被葉脈限制的角斑狀。發病嚴重時,數個病斑連在一起,葉片焦枯、脫落。
(2)花梗、果梗、新梢、葉柄:霜霉病為害果梗、花梗、新梢、葉柄,最初形成淺顏色(黃、淺黃色)水浸狀斑點,之后發展為形狀不規則的病斑,顏色變深,為黃褐或褐色。天氣潮濕時,會在病斑上出現白色霜狀霉層;天氣干旱、干燥時,病部凹陷、干縮、造成扭曲或枯死。
(3)花蕾、花、幼果:最初形成淺綠色病斑,之后顏色變深,呈深褐色。開花前后造成落花落果。大一些的幼果,感病初期,病斑顏色淺,為淺綠色,之后變深,變硬,隨果粒增大形成凹陷病斑,天氣干旱、干燥時,病粒凹陷、僵化、皺縮脫落。
發病條件:
1、園地有霜霉病病原菌。上年度霜霉病病原菌,主要以卵孢子在落葉中越冬。冬季雨雪多、大雪覆蓋的地區和年份,霜霉病越冬基數高。卵孢子在自由水溫度達到11℃時萌發,產生孢子囊,孢子囊釋放游動孢子,游動孢子通過雨水飛濺傳播到葡萄上,成為春天的最初傳染源,又產生孢子囊,進行再侵染。
2、濕度和水分是發病的主要因子。孢囊梗、孢子囊的形成,需要95%~100%濕度。霜霉病的發生及發生程度是由濕度和水分決定的。任何使水分和濕度增加的因素,都會導致霜霉病發生。潮濕的冬天,卵孢子越冬基數(成活率)高;潮濕的春天導致發生早;夏季雨水不但提供了爆發的條件,而且會刺激新梢、幼葉的生長和組織含水量的增加,使植株更加感病(抗病性降低),從而導致病害流行和大爆發。春、夏季節雨水、多霧、露水多,成了誘發本病的主要原因。
3、溫度。霜霉病發生的最適宜溫度為22~25℃,一般在10~30℃,高于30℃或低于10℃都會抑制霜霉病的發生。在初夏、秋季雨水多、溫度又適宜,因而也就成了霜霉病的高發季節。
霜霉病的侵染一般發生在早晨。自侵染到發病(出現癥狀)需要4天,但由于葉片的老化程度不同、品種不同、溫度和濕度不同,出現癥狀前的潛育期長短也會有區別,一般為4~13天,甚至超過20天。
防治措施:
徹底清園
霜霉病菌是隨著病枝、病果、病葉落地進入土壤中越冬,搞好清園是消滅越冬菌源的有力措施。
培育健壯樹體
合理水肥,加強管理,促進樹體生長健壯而不旺長,真正達到中庸樹勢,力爭提高樹體的抗病害能力。
需水關鍵期:萌芽前、開花前后、轉色期、成熟期、埋土防寒。
需肥關鍵期:萌芽期、果實膨大期、轉色期、采收后和越冬前。注意重視有機肥的施用,根據葡萄對營養元素的需求下肥,配合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淋施,達到均衡營養,促進根系生長,改善土壤環境,刺激植物野性等多重功效。
加強管理:搞好果園排水,合理葉幕夏季控制副梢量,剪除靠近地面不必要的蔓葉,注意及時疏梢綁蔓,減少病菌從地上部葉片的初次侵染。發現病葉、病果及時疏除,集中深埋并消毒。
藥劑防治
雨季防治霜霉病要進行規范防治,即10天左右使用1次殺菌劑,一般以保護性殺菌劑為主。
常見的保護性殺菌劑有,銅制劑(波爾多液、喹啉銅、松脂酸銅)、代森錳鋅,克菌丹·戊唑醇、氰霜唑、吡唑醚菌酯等。
銅制劑、代森錳鋅:套袋前使用不,極易起藥害。
克菌丹·戊唑醇:白腐霜霉都,持效期不錯,還不傷果粉。
氰霜唑:活性高,持效期長,抗性不明顯。缺陷是殺菌譜窄,傳導性一般。
吡唑醚菌酯:只能作為預防使用。不能與有機硅或乳油類產品混合使用。
注意提前使用,噴施時要均勻周到,尤其是葉背。
發病初期對發病中心重點防治,以治療劑為主。
常見的治療性殺菌劑有,甲霜靈、霜脲氰、霜霉威、烯酰嗎啉、氟噻唑吡乙酮、吲唑磺菌胺、氟吡菌胺、氯溴異氰尿酸等。
甲霜靈、霜脲氰:見效較快,使用,但持效期較短,建議與保護劑混合使用。
霜霉威:內吸性好,性好,殺菌活性一般,必須高濃度使用方可達到防治效果。
烯酰嗎啉:抗性比較明顯,須加大使用濃度以保證防治效果。
氟噻唑吡乙酮:速效型,長效性都很好,但作用點單一,對抗性霜霉作用不明顯,建議以防為主。
氟吡菌胺:吸收塊,耐雨水沖刷,適合雨季使用。
吲唑磺菌胺:殺滅抗性變異霜霉,持效期長。
氯溴異氰尿酸:廣譜,但持效期短。建議病害爆發期使用,并與其他保護劑混用。
噴施時可先用觸殺性殺菌劑把病葉背面的霜霉打掉,再噴治療性殺菌劑,最后再用一次保護性殺菌劑鞏固效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