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的常見病害之一,對葡萄的危害極大,嚴重影響著葡萄的產量及質量。 葡萄黑痘病又名葡萄瘡痂病,葡萄哈蟆眼,葡萄鳥眼病,是每年葡萄園中較早發生的一種病害。多雨潮濕的地方發生較重。那么,葡萄黑痘病有哪些危害呢,又要如何防治呢,下面天下葡萄網(tywfb.com.cn)為大家帶來了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技術,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果農朋友!
癥狀:
主要侵染植株的幼嫩組織,葡萄幼嫩的葉片、葉柄、果實、果梗、穗軸、卷須和新梢等部位都能發病。
1、葉片發病后開始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褐色斑點,周圍有黃色暈圈,以后病斑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,中央變成灰白色、稍凹陷,邊緣暗褐色,并沿葉脈連串發生,干燥時破裂穿孔。
2、葉脈受害后,病斑梭形,稍凹陷,暗褐色。由于被害后因停止生長而使幼葉皺縮、扭曲成畸形。以后中央部分變為灰褐色,嚴重感病部位以上枝梢枯死。
3、果實發病,初產生圓形深褐色小點,以后擴大,直徑可達2~5毫米,中部凹陷,呈灰白色,外部深褐色,周緣有紫褐色暈,呈現典型的“鳥眼狀”病斑。染病的幼果長不大,色深綠,味酸質硬、畸形,病斑處有時開裂。多個病斑可連成大斑,病斑僅限于果表,不深入果內,但果味酸,喪失食用價值。
4、新梢病斑初為圓形褐色小斑點,以后擴大為長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,邊緣紫紅至深褐色,內為灰褐色,中央凹陷開裂。病斑常數個連成一片,病梢常因病斑環切而枯死。卷須、葉柄、花軸、果梗和穗軸等處的癥狀與新梢相似。
發病規律:
溫濕條件適合時,6~8天便發病產生新的分生孢子。該病的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帶菌的枝條和苗木。新梢和幼葉最易感染,其潛育期也較短。在高溫多雨季節,葡萄生長迅速、組織幼嫩時發病最重,天氣干旱時發病較輕。
1、南方4月上中旬開始發病,6月中下旬,溫度上升到28~30℃,常有降雨,濕度大,植株長出大量嫩綠組織,發病達到高峰。7~8月份以后溫度超過30℃,雨量減少,濕度降低,組織逐漸老化,病情受到抑制,秋季如遇多雨天氣,病害可再次嚴重發生。
2、北方5月中下旬開始發病,6~8月份高溫多雨季節為發病盛期,10月以后氣溫降低,天氣干早,病害停止發展。高濕、多雨,發病嚴重。果園低洼,排水不良,管理粗放,枝葉郁閉,通風透光差,偏施氮肥引起徒長,成熟期延遲,易發病。東方品種及地方品種易感病,個別西歐品種也易感病,但絕大多數西歐品種及黑海品種抗病,歐美雜交種很少感病。
防治方法:
1、選用抗病品種。
2、苗木消毒。苗木或插條放在波美3度的石硫合劑,或3%~5%硫酸銅液中浸泡3~5分鐘,取出定植或育苗。
3、徹底清園。冬季進行修剪時,剪除病枝梢及殘存的病果,刮除病、老樹皮,徹底清除果園內的枯枝、落葉、爛果等。然后集中燒毀。萌芽前,將老蔓的翹皮仔細揭除,用波美3~5度的石硫合劑對植株、架材和地面進行1次全面噴施。芽鱗膨大但未出現綠葉時噴波美3~5度的石硫合劑。
4、葡萄園定植前及每年采收后,都要開溝施足優質的有機肥料,保持強壯的樹勢;追肥應使用含氮、磷、鉀及微量元素的全肥,避免單獨、過量施用氮肥,平地或水田改種的葡萄園,要搞好雨后排水,防止果園積水。
行間除草、摘梢綁蔓等田間管理工作都要做得勤快及時,防止枝蔓葉過密,保證通風透光。生長季節及時摘除病梢、病葉和病果,集中銷毀。果穗及時套袋。
5、藥劑防治。生長期在花前半月、落花70%~80%和花后半月各噴1次藥進行預防,藥劑可選用70%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,8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,發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。
藥劑可選40%氟哇唑乳油8000-1000倍液,或5%酰胺唑乳油800-1000倍,12.5%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000-4000倍,10%苯醚甲環唑(世高)水分散粒劑2500-3000倍,或50%醚菌酯水分散粒劑3000-4000倍液,25%嘧菌酯(阿米西達)1500倍液,55%氟硅唑.多菌靈1000倍液。隔7-10天,連噴2-3次。
(來源:世紀農藥網)【原題目:葡萄黑痘病有何癥狀?如何防治?】
|